闻仲问过副将:“我们还能撑多久?”
“最多一炷香的时间。”
“嗯。”
闻仲轻吟一声,望了眼麾下兵马。
自己上了榜,这些人应当会是自己麾下的天兵天将,将来也是个不错的归处。
“报——太师!”
“何事?”
“陛下亲自引军来援!倾巢而出!”
“倾巢而出?”
闻仲也不知怎么,风太大了迷了眼,摘下头盔,白花花的头发在空中飘扬,身子都佝偻了一些。
“明知道老夫必死无疑,仍然率兵来援了吗?”
“真是个乳臭味干的小子,不顾大局,有勇无谋。”
闻仲复而轻轻摇头,叹息一声:“赶不上的,老夫……也累了。”
他从怀中取出一枚青玉灵符。
也不知是多少年前,已经记不太清楚了。
那时候闻大爷还在北海,讨伐七十二路反叛诸侯,忽然收到了这枚灵符。
“封神有变,见机行事。”
闻仲笑了笑,笑得满脸褶子:“天有定数,亦有变数,亦有变数呐!”
那时候他便算过了。
闻仲呼来墨麒麟,取其血,在青玉灵符上描了几笔,便拍鞍道:“去吧,将这小玩意送给陛下。”
……
子受率军,还没靠近绝龙岭,就看见其中升起一道冲天火柱,同时伴着天空中一声叱喝。
“原始,你纵容门人杀我徒孙,这局你我师兄弟,且赌上一场,不死不休!”
子受忽然抬手,喝停三军。
一个通体墨色的麟角小童,拦在了路前。
子受的情绪暂时比较稳定:“老太师呢?”
麟角小童拜道:“主人战死了。”
“战死了?”
子受哈哈大笑:“太师乃三朝元老,托孤大臣,更修玄门道术,哪那么容易死!”
麟角小童大抵是不怎么化形,说话不太顺畅:“主人大约的确是战死了。”
“你敢?!”
子受瞪大了眼睛,刹那间的威势让麟角小童不由得退了两步。
麟角小童只觉得委屈,晃着小辫又上前来:“主人为陛下留下了这个……”
子受一把夺过青玉灵符。
见其上一行字:“封神有变,见机行事”。
不是这个,这不是老大爷的字迹。
再看。
“陛下是德兼三皇功盖五帝的千古一帝!”
“臣,闻仲!”
“请陛下用双手开拓大商的未来!”
子受攒紧了灵符。
托梁换柱之力将灵符攒的生了裂痕。
“陛下就算躲在这里说些软弱的话,老臣在喝完酒之前,也不会走的。”
“老太师,人死之后会去哪儿?”
子受回想起坐在偏殿石阶上,荡着腿和闻仲对话的日子。
想着老大爷一副嫌弃的模样,言语间却透露着无比关心,想着自己的畏畏缩缩,反复试探。
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有人,能在太阳正好的午后,坐下说说话了吧。
“怎么会……”
“即日起,加太师五千奉,赏金千万,马十匹,壁一双!”
他笑着下令,声音却是在打颤的。
“太师……”
杨任出列相劝,可现在不是劝的时候,也不是喷的时候。
忽的,子受腰间震动。
崆峒印飞了出来,一通瞎亮,霞光外放。
“商王子受,你忘了九间殿与鹿台上的的豪言吗?”
“始皇帝,你忘了泰山封禅许下的宏愿吗?!”
两道问句,还带着混响回音,扣在心上,显然更不是一个人所发出。
而后,更是光芒影像遮天蔽日。
“从天而颂之,不如制天而用之!”
“天命不足畏,祖宗身做法!”
“朕持三尺剑镇天下,此非王命乎?命乃在人,虽天何益!”
“朕为天下之主,天为何物?做了何事?有何资格言不满?”
“此为朕之无字碑,天不得妄言,地不得妄语,是非功过自有万民评价!”
“此石亦为朕之臣,以身记事,有功当表,应为上大夫!”
“昔有三祖领人族崛起于大荒,又有三皇五帝开盛世太平……”
“今朕坐享太平,万民乐业,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,四夷拱手,八方宾服,当以身镇人族之运、卫我大商、护我社稷!”
“朕以始皇帝之名在此立誓,朕在,当守土开疆,扫平四夷,立万世之基业,朕亡,亦佑我人族永世不衰!此誓,先祖为证,万民共鉴,仙魔鬼神共听之!”
“朕为始皇帝,后世以计数,二世三世至于万世,传之无穷!”
《公开处刑》
子受听着看着,不禁有些面红耳赤,却又有些热血沸腾,心脏砰砰跳,呼吸急促浑身颤抖,好似有什么东西要爆发出来一般。
手中青玉灵符温润的感觉,让他灵台有了一丝清明。
子受回想起这些来的种种,筹划万千后,算了,不想了,麻烦,他猛地一抬头,彻底捏碎灵符,指缝中渗出几丝鲜血。
操踏马的,干!
“朕,一刻也不敢忘呐!”
“绝龙岭上的将士,朕身后的万千将士,大商的千万百姓,哪个不是等着西征灭周的的皇命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