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618章
    这土册,就是登记土地的册子,去年在收缴贵族私田的时候,就做过一次大盘查。
    尤浑朝一寺人吩咐几句,那寺人会意,不多时,便抱着一大沓的册子来了。
    子受随手翻出一叠土册,打开,里头密密麻麻的。
    子受拿在手上,张开,徐徐道:“朕看看啊,这是绳池的田地,靠近水源,不错,适合牧羊。”
    其中一个贵族代表眼尖,看到了这块田地的具体所在,定眼一看,草,一年前这块地还是自家的呢!
    “朕再看看,这是灌江口的,不太行,太热了,养羊得热死。”
    “这是河东盐池附近的,也不行……”
    “这是北海的……”
    “算了,你们自己看吧。”子受大手一挥道:“照着这土册租赁土地,想来你们也方便许多,诸位还有没有什么要说的?”
    贵族代表们表情有些复杂,不过转念一想,纣王做的也足够了,看了会儿土册便道:“没……没有了,陛下圣明……”
    子受脸色一黑,圣明尼玛呢?
    不过他还是再三道:
    “记住,你们也是朕的臣民,租赁土地只是小事,不必有什么后顾之忧,放手去做便是。”
    一干贵族代表纷纷告退,说什么漂亮话呢?不就是不敢再得罪咱们了吗?!
    许多人在离开皇宫大殿时,都喜笑颜开。
    甚至洋洋得意,看吧,纣王还得靠咱们!
    这天下啊,终究是贵族的天下,纣王之前做了那么多,到了现在不一样得妥协?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此时,子受惬意的回到了寿仙宫。
    武庚是不可能好好养的,交给上林苑的殷郊、殷洪行了,这俩兄弟虽然走向了正道,但他们也只是孩子,教不好武庚。
    而且上林苑宫市之中多有市井百姓,让武庚从小和这些满身陋习不通礼仪的百姓相处,长大后最起码也有个不晓礼仪的缺点。
    妲己正替子受剥着荔枝。
    这是岭南的荔枝,南征的闻仲报军情的时候顺便送来的。
    鲜嫩多汁,晶莹剔透,纹理雅致,壳薄而平,香气清远,瓤厚而莹,风味绝佳,状甚琼诡,味特甘滋,膜如紫绡。
    如果将荔枝比作成一个美女,那就肤如凝脂的大小姐,不仅……好吃好看,就是脾气大,体质纤弱,照顾稍微不注意就容易变质。
    荔枝的变质确实和大小姐脾气一样,是个大问题,幸好传来军情运输荔枝的是闻仲的坐骑墨麒麟,换做普通马匹,送来的时候肯定变了味儿。
    妲己玉指伸来,送上一颗圆润的荔枝,子受连着指头一起含下,在妲己的娇嗔中吐出荔枝核。
    康熙日射兔子三百只他是做不到了,日啖荔枝三百颗倒是能试试。
    荔枝……确实是个好东西,吃多了的话,味道倒是其次,主要是flag强,黑历史多。
    不只是那著名的唐玄宗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,还有汉武帝。
    汉武帝为了荔枝,在上林苑建造扶荔宫,大面积移植荔枝树,不过荔枝这东西是南方作物,在长安活不了,可汉武帝锲而不舍,坚持要移栽成功,最后千百荔枝树就活了一颗,还不能开花结果。
    更悲剧的是,那棵独苗在入了冬天气寒冷后,还是死了。
    此后汉武帝勃然大怒,一气之下,把数十个看守园林的守吏通通处死,放弃了移植荔枝,下令靠着驿站的使者疲于奔命,往来传递。
    这是朝贡荔枝的悲剧之始,直到汉安帝时期才有人提出邮传者疲毙于道,进而取消朝贡。
    想到荔枝的种种flag,又看到妲己不自觉晃动的大尾巴,子受食指大动。
    “朕亲自来,也给爱妃剥上几粒。”
    “陛下……”
    都是妃子服侍皇帝,哪有皇帝为妃子剥荔枝的道理?
    子受却不在乎,大大咧咧剥好荔枝,塞到妲己嘴里。
    妲己吐出核,表情似是对刚才纣王的强制行为有些不满。
    子受只是笑笑,又剥起第二颗荔枝。
    妲己想了想,也没坐着不动,而温起酒来,道:“陛下,钱大夫说荔枝有强肝健胰的效能,对增强精……精力、血液有卓越效果,可食之过多容易血气旺盛,臣妾曾自酿了一些青篙酒,能去去火气,臣妾将其温热了,陛下可尝尝。”
    子受颔首,又将剥好的荔枝塞进了妲己嘴里,高兴道:“还是爱妃考虑周全,不过暂且就这样,不必费事了。”
    两人吃着吃着,就聊了起来。
    “爱妃啊,这些贵族见牧羊有利可图,定会强行圈地,巧取豪夺,朕若是阻止,他们是否会……图谋不轨,心生反意?”
    子受决定找妲己参谋参谋,毕竟这事一直是他自己在算计,万一哪个地方又出错了怎么办?
    “陛下……”妲己思虑片刻,道:“陛下,臣妾认为,他们应是不敢的。”
    啊?不敢啊?
    听了妲己的揣测,子受不由得一阵失落。
    要是他们敢多好,在他们反叛之前就以可能会反叛的理由通通抄家,还省去了一道羊吃人抢夺土地的工序,又不会被群臣阻拦。
    随即他又问道:“那如何,才能让他们反呢?”
    妲己连连摇头:“这些贵族是经过两次反叛后的幸存者,一个个都精明着,不会冒然行事留人口舌,只要陛下在一日,他们就一日不会反,至多也只是义愤填膺,骂上一两句罢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