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603章
    子受这一哭,吓了尤浑一跳。
    尤浑忙上前,低声劝慰:“臣知晓陛下是替治下百姓喜极而泣,但还请陛下以身体为重。”
    我那是替别人哭吗?我是哭我自己啊!
    等子受缓过劲来时,眼睛已哭得红肿:“孕妇也来迎驾了?”
    “没错。”尤浑躬身:“文武百官也在,若是不出意外的话,人口会激增,这大商就如大树一般,陛下是主干,臣子是树枝,百姓则为树叶,如今枝繁叶茂,陛下圣明啊!”
    子受又想哭了。
    “那宫中妃子可有动静?”
    尤浑有些尴尬,似乎……这么多人都怀上了,宫中的妃子们没啥消息传出来?
    他只得老实道:“没有。”
    子受深吸一口气,别人都怀上了,自己这还坐实了送子皇帝的名头,怕是还得被人供家里,怎么自己老婆就是怀不上呢?
    讽刺,这是何等的讽刺!
    他盯着尤浑,半晌才蹦出几个字:“尤卿家报喜……及时,当真及时……”
    尤浑忙道:“臣惭愧,只不过是协助传播而已,这盛世,正如陛下所愿!”
    说着,尤浑将赶马的马夫驱走,得意洋洋的扬着马鞭:“陛下,请起驾。”
    起驾?起你大爷。
    第450章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
    百官与孕妇终究是没能迎上纣王。
    因为纣王半途改道了,带着御林军与部分吏部官员往临近的绳池县去了。
    不过群臣却没有半分怨言,毕竟纣王此行是为了亲自处理科举一事,科举的事情张大已经放到殿前讨论过了,毫无疑问,科举是一种极为优良的选拔人才的方式,比招贤馆更省事,也更容易筛选出人才。
    看看,纣王刚回朝,连后宫妃子都不碰就急着去处理政事,多么勤政!三日一朝真的只是身体原因所致!
    科举早在提出的时候就已经做了宣传,绳池县就是县试的一个试点,有专门负责的吏部官员驻扎,只需要报名即可。
    子受将县试的时间定在八月中,这样一来,正式的殿试就会到九、十月,正好是新的结算期间,不容易耽误事。
    至于报名要求,肯定是没有的,本来就不是正常的科举,管你是人是妖,能提笔能过考,那就可以参加!
    正常科举至少能够筛选出学习能力较强的一部分人,而子受可以肯定,如果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操作,科举选拔出的举人,绝对足够让朝中要员头疼!
    “陛下,吏部已经出了科举的考卷。”
    子受从费仲手上接过来一沓印刷好的考卷,微微颔首。
    他特意顶着压力将费仲提拔为吏部主官,收获不少。
    首先便是将提拔新官员的权利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,近年已经没什么知名人物仕官了,叫得上名字的也就土行孙一个,还被张大直接剔除了,这是个好现象。
    其次则是方便了科举微操,换做其他人,还真不一定能放任自己瞎几把改题目,而费仲,很听话。
    子受摊开考卷试题,一一细查。
    文举的内容具体分为两个,一个是考见识,这时候想当官,见识少可不行,见得越多某种程度上代表能力越强。
    另一个则是时务,时务策涉及国家现实问题,考生得面向整个天下,观察、思考问题,并设计解决办法。
    见识是由吏部官员拼凑而成,子受翻了翻,基本上是朝中各个官员出版的游记中所记载的内容,这些内容真实可靠,也确实有用,要是对地方上一无所知,送来了奏报即便每个字都认识,也看不懂是在说什么。
    而时务则是各个六部主官各自主出的试题,比如伯夷就出的是轻简祭祀,李靖则出的是如何让更多人遵守律法,囊括的很多,等到这些考生答了题,若是有幸能留在中央,六部就会根据他们的答题表现来挑选。
    这两样都考过后,就成了举人,可以去朝歌参与殿试,当殿问对,不过这是后话。
    子受陷入了沉思,题目怎么改呢?好像之前想的太简单了,并没有想过具体内容,似乎即使考的是脑经急转弯,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。
    而且由六部阅卷,想弄偏科也不太可能。
    那就从取士上做文章?
    别人取状元、榜眼,我取垫底的?
    似乎也不行。
    朝臣肯定无法理解,而这又不是自己一个人能做到的,得上下配合,下头的人不执行,自己再怎么想也没辙。
    就算强行实施,最多也只能玩一次,等到第二年,大家都知道套路了,一起交白卷,还取个锤子的士。
    而且即使第一次反向取士能录用一些人,这些人一旦犯错,极容易被弹劾,说不定还会被李靖拿去开刀,让人们看看即使朝官犯法一样受罚。
    这么一想,取士还得按照正常流程。
    苦思冥想半天,子受终于想出了一个招。
    题目不改,做出一份标答,并且把标答发出去。
    这么一来,成绩好的人,大多都是记住了答案的人,这些人有能力吗?
    可能有一点,但不会太大,有能力的人都很有性格,不会墨守成规,背答案对他们而言甚至是一种侮辱。
    而背了答案,正好说明他们老实,没有太强的自主思维能力,不会瞎胡闹,不容易留给朝臣弹劾的机会,安安分分混日子就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