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88章
    子受沉默许久,挥手,御驾往前,行至宫门。
    “爱卿所言极是,朕自当安抚一二。”
    “陛下圣明!”
    伯夷赶紧躬身行礼,长长的松了一口气,可他忽然局势有些不妙,竟是想起了书中记载,成汤在百姓及诸侯贵族的逼迫下,不得不亲上祭坛祈雨的一幕。
    第301章 先王未竟之事
    随着数千御林军从宫中如潮水般涌出。
    剑出鞘,长戈如林,列队绵延开来。
    聚集的百姓不由得拥挤后退,很快,宫门前便空出了一块儿地方。
    紧随御林军之后,是三百球状近卫簇拥着的御驾,自宫中缓缓驶出。
    “快看,纣王出来了!”
    混乱后退的人群中顿时惊呼不断。
    “莫非是要大开杀戒?”
    有人惊恐不已。
    “快跑吧!”
    “不行,不能跑,巫祝在人在,巫祝亡人亡?”
    “巫祝?”
    刚有人升起退意,就有诸侯布下的心腹再次扇动人心,一直被忽悠着的百姓,进退维谷。
    子受坐在车驾上,看着十米开外的人群,轻喝道:“桂芳。”
    “臣在。”
    立时,张桂芳出列,如今他是御林军统领兼职人形扩音器。
    子受缓缓从马车上站起来,皇袍在风中轻扬。
    面色威严,眼神慢慢掠过,四周瞬间安静下来。
    “政不节邪?”
    子受每出一声,便经由张桂芳的大嗓门重复,一字一句,一个音节,扩大到极点。
    甚至因此又吸引了一些人前来。
    “使民疾邪?”
    这……
    不少人侧目。
    纣王很少用这种文绉绉的口气说话。
    而且这两个问句,似乎十分熟悉。
    “宫室荣邪?”
    “女谒盛邪?”
    “苞苴行邪?”
    “谗夫昌邪?”
    六问一出,人人恍然大悟。
    这是著名的成汤六问。
    当年久旱无雨,成汤以此六问责问自己。
    伯夷不由得紧张起来,成汤六问极为出名,而后的商王多以此六问来恪守己身。
    但纣王的经历,似乎和这六问对不上号。
    而且纣王的行政方针,与桑林祈雨将万民之过加于己身的成汤,截然相反。
    莫非……
    伯夷茅塞顿开。
    许多听闻百姓聚集宫门而赶来的大臣,也在听到六问之后,纷纷顿首。
    是执政用权无节制吗?不是。
    是让百姓受苦吗?不是。
    是宫室建设太繁复吗?不是。
    是宫廷嬖宠的女子多吗?不是。
    是财物行贿盛行吗?不是。
    是行奸使诈的人猖獗呢?不是。
    成汤无疑是一代圣王,面对这六问,根本不用怀疑,答案全都为不是,他根本没错。
    但在这六问之后,没有错误的成汤依旧上桑林祭坛,以身充当人牲祈雨。
    成汤没能坚持下去,明知道不是自己的问题,仍旧背上了黑锅。
    虽说最后祈来了雨,成就一段美话,但终究让人觉得缺了点什么。
    毕竟……大旱本就不是成汤的错啊!
    如果成汤没能祈来雨,他就得和人牲一样,被当做祭品!
    “巫祝有罪,予畏百姓,不敢不正。”
    子受环顾越来越多的大臣:“尔尚辅予一人,致民之罚。”
    伯夷心里咯噔一下。
    这两句话,出自成汤攻打夏桀,誓师时的汤誓。
    只是有些不一样。
    原文是“夏氏有罪,予畏上帝,不敢不正”、“尔尚辅予一人,致天之罚”。
    是说成汤因为畏惧天帝,而不敢不去征伐夏桀,命臣子辅佐自己,实行上天对夏的惩罚。
    可事实上,同样是在汤誓中,成汤指出了夏桀的罪名。
    “夏罪其如台?夏王率遏众力,率割夏邑。”
    说夏桀耗尽民力,剥削夏的人民。
    之前再三说是代天伐夏,实际上是为了人民而征讨。
    虽然结果也是好的,但总归不那么完美,成汤明明是看见百姓疾苦,才出兵讨伐。
    成汤走出了第一步,没能走出第二步。
    武乙走出了第二步,但没能迈出第三步。
    商容老泪纵横。
    他如何不明白,代民伐夏,才是成汤真正想说的话?
    只是因为巫祝势大,人牲、人祀盛行,才有了声称代天罚夏,才有了不得不桑林祈雨。
    纣王,正在做先祖没有做完的事情,迈出属于人王的第三、第四乃至千千万万步。
    接下来会发生什么,显而易见。
    “朕虽非是圣明之君,然诸位乃大商子民,崇德明理,何故今日聚集在此扰乱宫廷?”
    “巫祝之书皆为邪魔外道,朕前日有焚书之念,却没有正式喻令,诸位无需惊慌,朕今日便在万民前下令,三日后,朕亲临此地焚书,朕再明言,三日后,焚书于此!”
    子受平淡如水的语气,张桂芳的嘶吼。
    一时间无数人抬头。
    车驾上那个漠然的身影,显得有些可怕。
    真的要焚巫祝之书?
    他们还以为是谣言,纣王出面是特意澄清,没想到却是正式下令。
    说完,子受就回宫里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