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15章
    现在王禅要休摊一日,百姓自然不依。
    “道长,道长不行啊!”
    “道长,我还要算算妻子什么时候生呢!”
    “生产时间找稳婆啊!道长快给我算算明日炭价多少,我烧了一车炭,就等着卖呢!”
    王禅只是笑笑,一晃就没了影。
    在某个不引人注意的茅庐中,王禅对着大罗山的方向拱手:
    “弟子悟不得天地玄妙,窥不得万事,入不得诸门,破不得六道,众学一窍不通……”
    “悟性才德皆为下品,更兼心中执念,学不精清静无为,道心难成,辜负老师教诲!”
    话音刚落,一张图自空中飘来,慢慢悠悠,上头还有三个字——鬼谷子。
    王禅仿佛丢了魂一般,喃喃念叨着:“鬼谷……子……”
    龙女与农人的传说,还有后文。
    龙女被惩,化作泉眼后,精魂脱胎在朝歌南面王庄的王员外家,孩子出生后取名瑞霞。
    有一年遇到干旱,土地竟只结了一株谷穗,瑞霞便摘了谷穗,谷穗变成珍珠,钻入了瑞霞口中,不久瑞霞怀孕了。
    瑞霞因未婚先孕而被赶出家门,无家可归的瑞霞在云梦山天然洞窟中生下了一个男孩,这男孩后来被路过的骑牛道人收作弟子。
    原来,瑞霞是由龙女精魄转世,谷穗则是农人精魂所化。
    这便是鬼、谷、子。
    耳边传来一个声音:“清静无为,事事无为,事事为,顺天之时,随地之性,无为事主,无为事师,寂若无人,至于无为,道常无为,而无不为,皆因人之心。”
    王禅听得懵懂,却知道老师此言,是要他顺心而为。
    他恭敬捧着图,对着大罗山的方向,再三叩拜:
    “弟子玄都,今日起便以鬼谷子王禅之名,行走天下!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夜深了,崇侯虎连夜前往太师府。
    今日挖掘到的竹简全都在闻太师手中,崇侯虎猜到了一些东西,必须去印证一番。
    第245章 崇侯虎:我进步了
    “假的?”
    闻仲险些把手中的竹简扔了。
    崇侯虎郑重道:“没错,假的。”
    “老夫看这些竹简所载内容条理分明、层次井然,北伯侯为何认为是假的?”
    假的?难道是纣王怕挨打,特意编了假的汤刑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?
    闻仲一脸狐疑的看着崇侯虎,这些竹简记载的是商初的汤刑,现在大商使用的汤刑经过盘庚、祖甲的多次修改,早已与最初不同,崇侯虎……
    不是闻仲不相信,崇侯虎善于揣测圣意,但没人知道他还懂刑法啊!
    而且这些竹简相当重要,很可能是初版汤刑的遗补,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,无论从哪个层面上来讲,竹简都更像是真的。
    “莫非北伯侯对汤刑有过深入了解?”
    “这倒是没有……”崇侯虎挠了挠头:“不过正是不了解,一无所知,我才觉得更不对劲。”
    闻仲皱眉:“此话怎讲?”
    崇侯虎酝酿了一会儿,道:“我看不懂竹简中的内容,所以只看过简首。”
    “例如这一册《封诊式》。”
    “《封诊式》共有九十八简,分二十五节,简首写有小标题,包括:《治狱》、《讯狱》、《封守》、《盗自告》、《盗马》、《争牛》、《群盗》、《夺首》、《黥妾》、《迁子》、《告子》、《疠》、《闹医》、《经死》、《穴盗》等。”
    闻仲扶须:“有何不妥?这些刑法老夫观之,颇有道理。”
    闻仲三目三十行,早就看过了所有的竹简内容,只觉得极为有用,编纂用心,看不出造假。
    谁没事会思虑再三,写出这些一看之下让人觉得煞有其事的汤刑?
    还不当做古物卖钱,全都埋在了深山老林?
    他图什么?吃饱了没事干?
    崇侯虎摇头,道:“就如这《封诊式》中的《穴盗》一篇,太师可曾听闻此前有任何有关盗墓的律法?还有这《闹医》,以往可有人打骂医者?”
    “这……”
    “就在数日前,有人盗尸医闹。”
    “不仅如此,还有这《疠》,也对瘟疫做出了刑罚,暗合三山关疫情。”
    “这些竹简中所记载的律法,如果出自商初成汤时期,哪怕几经修改,绝无可能一点端倪都看不出。”
    崇侯虎直视闻仲,道:“这些,全是新法。”
    “北伯侯的意思是……”
    闻仲骇然,他发现自己走到了一个误区中。
    因为看了竹简中的律法,觉得这其中的律法很有条理,功必赏,过必罚,很合他嫉恶如仇的性子,觉得必然是上古先贤所作,反而忽略了时代局限性。
    成汤时期可没有医闹、瘟疫、盗尸等相关事件记载。
    而且李靖曾在大殿上说过,古今之人不同,法不同,有很大出入。
    汤刑屡次修改,也是因为刑罚过轻不合时宜,怎么这些看似最初版的汤刑遗补,反而更适合现在呢?
    崇侯虎一字一顿道:“太师可还记得多日前公开凌迟时,陛下所说‘大商自今日起,有法依君,执法必严’?这就是陛下的提醒,这些竹简必然是陛下所作,李总兵在陈塘关所行的新法。”
    “做旧之后,被陛下刻意埋在了云梦山青龙脊下,只等借口葬虎挖出,公之于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