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定是在试探自己。
姬昌将头垂的更低,小心翼翼道:“依臣之间,陛下可让土方族人修路,这样既能分化土方首领与其族人,又能获得足够人手来修路。”
闻仲脸色阴沉下来。
鲁雄瞪大眼睛,不可思议的看着姬昌。
杨任直接破口大骂。
即便是一言不发明哲保身的商容,也是脸色骤变。
你姬昌,真有反心啊?!
这不摆明把陛下往火堆上推吗?!
百姓不愿意被征为民夫,除了不想放弃逐渐优渥的生活外,还有一个因素是不愿与奴隶为伍。
即使陛下封奴隶石不凡为将军,也不代表奴隶的地位上升了,国人从来都看不起奴隶。
土方归降,不就应该以杨任的计策,给他们厚待,从而收他们的心吗!
刚才太鸾也说过,于越首领得了好处,可于越族人没有任何好处,所以才不会感激大商,有此叛乱。
现在你姬昌却献策,不仅不优待土方族人,反而让他们与奴隶一同修路?
这不是将他们当做奴隶看待吗?
即使土方首领在朝歌,他们想暴乱也没人领头,可终究会感到不满,从而影响到纣王威名!
而且有此开头,往后还会有外族归降吗?
等到于越叛乱平定,那些于越人,会心甘情愿臣服吗?
这是潜在危机啊!
子受看到群臣们的反应,立即做了决定。
果然还是敌人靠得住啊!
“可,西伯侯不亏为国之柱梁,虽身陷羑里,却不忘为朕分忧,朕便采取西伯侯之策,招土方首领入朝歌,令其族人协助修路!”
群臣一再劝谏,多方面解释着姬昌之策的缺陷,杨任直言姬昌有反心,应当斩首于街市。
子受却不听劝,乾纲独断。
于越叛乱也并非坏事,至少自己的命令更有分量了,即使大臣们觉得不对劲,只要不太过分,也可能通过。
文武具是瞪着姬昌,姬昌却如同木人一般,站在原地,一动不动。
果然都是纣王的试探,久居朝歌的文武百官,又怎么知道蛮夷的心思?
蛮夷比大商百姓更卑微,谁能令他们吃饱喝足,让他们能够繁衍生息,便是莫大恩德,表面上,修路看似地位低贱如奴隶,实际上则不然,蛮夷根本不在乎,吃口热乎的,能吃饱就行了。
只有在边地,才知道蛮夷困苦到了何等的地步,西戎各部族中,谁拳头大,谁就有理,普通族人的地位实际上与大商的奴隶差不了多少!
纣王虽然也没去过边地,但这份洞察力,让人拜服。
姬昌仍是讷讷站着,心中却不断翻腾,如此一来,应该暂且瞒过纣王了吧?
自己诚心献计,都是为了大商着想。
只有让纣王放松警惕,放自己回归西岐,才能再行翦商之策。
……
第148章 做个梦也不安生
喘息声渐渐平复,有了姬昌妙计,子受难得睡了个好觉。
昏庸值一多,什么都能做。
他甚至还安逸的做起了梦,梦里隐隐看见了三个人,画面极为模糊。
依稀能听到什么始皇乃圣德圣王,四海皆服,万民称颂,功德无量,人族有帝如此,甚感欣慰……
子受怕了,日有所思,夜有所梦,好不容易得姬昌妙计,梦里又不安生。
再往下听去,声音也变得模糊起来,就好像两千度近视加重度耳聋一样。
伏羲身衍八卦,一阵光华。
轩辕问道:“皇兄可是算出了什么?”
伏羲肃穆道:“始皇平四夷,人族气运再涨,我借着气运演算,确实算到了些东西。”
神农道:“莫非是……”
伏羲道:“天地大劫,在所难免。”
轩辕长叹一声:“纵使当今始皇将天下治理得再安稳,万民也难免涂炭,杀劫亦不可免,人族因战祸颠沛流离身死殉难,成为仙人应劫之物,此事我等早已知晓,可惜,却是无能为力。”
伏羲看向轩辕黄帝,良久,开口道:“你我便不属于人族么?”
“这又是何话语?”黄帝一惊,随即脸色变得难看起来。
“方才卦衍,借人族气运大涨之机,卜出许多未知之事,天机混乱之前,若一切定数不变,轩辕坟遭焚,轩辕庙被毁。”
轩辕黄帝在三皇中排最末,但却是香火最旺盛的一个。
因为他是人族的人文初祖。
此前鬼方首领、于越首领所称祖上是金天氏、有熊氏之后,这金天氏、有熊氏,其实都是黄帝的亲族。
之后虎侯所称的葴氏,也是如此。
因为轩辕黄帝是被所有人认可的人族共主。
无论怎么祭拜,香火都有他一份。
烧轩辕坟,毁轩辕庙,就是在破坏他的香火啊!
“皇弟可还记得你遗落凡间用以镇压气运之物?轩辕箭已没。”
黄帝被人族认可,他也做了许多有益人族的事情。
衣裳、鞋帽、帐幄、毡、衮衣、裘、华盖、盔甲、旗、胄,这些穿戴之物,都是他发明的。
碗、碟、釜、甑、盘、盂、灶,这些也是他发明的。
炼铜、造鼎、刀、钱币、钲、铫、铜镜、钟、铳,这些还是他发明的。
宫室、銮殿、庭、明堂、观、阁、城堡、楼、门、阶、蚕室、祠庙、玉房宫,建筑是他开创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