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使被囚羑里,姬昌也不忘这一优良传统,继续在羑里种菜,亲自浇灌,以行韬晦之计。
他的目的,就是表现出自己胸无大志,让纣王放松警惕,告诉纣王自己已经怕了,没有野心了,你要怎么羞辱,我都不会反抗,甚至还为你种菜吃。
一时半会,纣王不会相信,可三年、五年,乃至七年,纣王必定相信。
“鬼侯、虎侯,你二人不如也在此与西伯侯一同种菜?”
子受哈哈大笑,竭尽所能表现得骄纵蛮横。
“若是陛下之令,我等自然遵从。”
虎侯、鬼侯惶惶,眼睛放光,种菜?好啊!
就虎方、鬼方那破环境,根本种不了菜,无心菜都没得吃!
让他们自己种,岂不是种多少吃多少?这是前半辈子都没有过的奢靡生活啊!
朝歌实在……太好了!
子受看两人的表情,觉得有些不对劲,不过问题不大,他们不抱怨,不代表他们的族人不抱怨。
虎方、土方见到自己的首领被软禁朝歌,又有商人官员对他们指手划脚,肯定心生不满,多半会有小暴动。
这样一来,也不辜负自己顶着压力,强留虎侯、鬼侯了,大臣们必然认为自己一意孤行,从而大喷特喷。
“传我命令,将于越首领与土方首领也调来朝歌,他们必定也喜欢朝歌的生活!”
子受下令道,有虎侯、鬼侯在前,群臣一再劝阻,却也没辙。
尽管他们都知道囚禁部族首领,部族有反复危险,可这些都是猜测,有再大可能,也是没有发生的事情。
而虎侯、鬼侯却是发自内心享受朝歌的生活,就在眼前。
姬昌扣着指尖泥土,表面上一副唯唯诺诺不敢吭声的样子,心底却在冷笑。
纣王以为囚禁了自己,天下就安定了?
好大喜功,如此骄纵之主,蛮夷又岂是囚禁其首领便可安定的?
这只会更加刺激他们!
迟早生乱!
纣王啊,飘了!
子受在群臣的力劝中保持微笑,杨任见劝说不得,直接带着谏大夫们开喷。
一切进展顺利。
这时,羑里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。
一人喘着粗气,匆匆而来。
当驾官厉声问道:“是何人?”
“我乃三山关邓总兵麾下传令官,有加急奏报,事关重大,需立即见驾。”
闻仲在想着自己的十二块金牌,都是纯金的啊!
十二块金牌才能把他调回来,足见自己在纣王心目中的地位,他回了朝歌之后就把金牌挂在府上,每逢宴会,便会展示一番。
上次师祖来府上,也张口称赞,这次师祖又来朝歌,将金牌要了去,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还。
可他蓦然听到传令兵的话,一个激灵。
三山关?邓总兵?急报?
完了!
管理虎方之人就是邓九公麾下副将张山!
多半是虎方乱了!
闻仲也不管当驾官,急声道:“进来说话!”
子受也反应过来,意识到可能发生的事情后,有了喜色。
刚刚还说把于越首领、土方首领都调来朝歌,这下好了,因为虎侯在朝歌被软禁,虎方出问题了吧!
片刻功夫,传令官匆匆进来,脸色凝重,拜在地上,高高举起竹简:“末将太鸾,三山关送来急报……”
群臣一下子被吸引,纷纷对了个眼色。
完了!
太鸾身上隐隐有着血渍,虎方肯定乱了!
姬昌佝偻着腰背,你纣王今日来辱我,却不想虎方生乱,怕是你自己保不住面子了啊!
子受淡定道:“报上来。”
太鸾面如土色:“于越生乱,于越首领携族人叛乱,邓总兵得知,立即遣副将邓秀平叛,不料中了于越与其他部族的联合埋伏,邓秀将军不幸……不幸兵败,只有数人冲出包围,邓总兵得知后,派末将快马来报,只怕这个时候……邓秀将军,也已罹难……”
“军情紧急,末将打听到陛下与群臣皆在羑里,便直接前来,未有上报皇宫,还请陛下恕罪。”
姬昌内心一阵奚弄,要你纣王好大喜功,要你纣王一意孤行,结果好了,给人逼反了!
叛乱了!叛的好!
要怪啊,也只能怪纣王不守道义。
与土方结盟时背信弃义,直接砍了土方首领,前车之鉴在此,哪个蛮夷首领会真心臣服?
“什么……”闻仲横眉怒目:“于越反了?”
于越?
不是虎方吗?
姬昌细细回想起来,太鸾刚才说的的确是于越,而非虎方。
倒是自己一直想着虎方会乱,所以才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,可于越……
“是……”
闻仲继续厉声问道:“邓总兵之前称已收服于越,为何又再度叛乱?”
太鸾知道老太师在朝中的威信,听到责问,连忙道:“于越首领从朝歌回到部族后,族中有人不满,因为前任于越首领刚刚身死,而且死在商人手中,有不少人不愿意臣服我大商,邓总兵派女儿前去定于越首领之心,告知三山关必会支持他,原以为,定其心后,于越首领便能处理好族中之事,谁料到……”
话都不用说完,谁料到于越首领和族人达成共识,一起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