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13章
    在树上挂肉,也是常事,孔子都喜欢腊肉,还说过“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”,拜师者得自带伙食——十条腊肉。
    不过子受要当昏君,当然不能选择普通的腊肉。
    都造肉林贪图享受了,肯定要怎么好吃怎么来,好好奢侈一把。
    只是上辈子很多有名的腊肉这时候找不着材料,所以他选了湘西腊肉。
    湘西腊肉得沈从文力推,在中华腊味江湖中地位属极品,可与广式、四川腊味相比。
    而且制造工艺相对简单,只需在肉上撒上食盐,抹匀,腌制五天左右,腌制完成后,用温水把肉表面的盐水洗掉,避免熏烤时粘烟灰,再放在空旷一点的地方用柴火熏烤。
    熏烤出来的腊肉的味道和使用木柴的种类有关,用橘子树和陈皮熏烤的腊肉味道最佳,所以子受选择了这片橘子林。
    更关键的是,湘西腊肉从开始制作到成品,唯一的人工添加剂就是食盐,可以在此时完美复刻。
    当然,这样还算不得昏君,子受又改进了工艺。
    盐!
    盐在任何时候都相当金贵,即使是现代,只要砖家在岛国大地震时吼出一句碘盐能防碘辐射,超市里也能半袋盐都不剩。
    所以,子受只要在腊肉用盐上下功夫,使用更多的盐,妥妥被骂。
    倒不是说负担不起,而是君王的奢侈行为会给天下人带去负面影响。
    楚王好细腰,宫中多饿死,就是这么个现象。
    子受开始为众臣介绍起肉林腊肉的制作工序,得让他们明白自己是多么的奢侈。
    首先,得将生盐铺在腌缸的底部,把大腿肉切开,皮向下肉向上放置,盖上一层盐,同样的方法放入第二个大腿,继续盖上一层生盐,决不能让肉块碰在一起。
    几个肉块放置好后,再在上面全部盖上一层盐,绝对不能让肉裸露出来。
    密封腌制五天后,将带盐的肉块取出来,按照相反的顺序逆向叠放,肉块之间层层铺垫生盐重新放到容器里面去,最后还是覆盖上盐不得裸露半分。
    这个腌制过程中,要用掉大量的盐。
    第二次腌制完成,再将肉块取出,抖去表面附着的盐,拿到肉类悬挂。
    悬挂几天后,用粗麻彻底地将肉块表面的盐擦干净,抹上油,就地砍树取柴,进行烟熏。
    熏好后,抹上油和酿酒失败产生的醋,继续挂着,这样,就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。
    而且子受还令人精选了肉源,选幼不选壮,选壮不选老,加上大肆用盐,如此铺张浪费,必然挨骂!
    肉林没人捣乱,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设计,很完美。
    看着百官瞠目结舌的反应,子受对殷破败下令:“为众卿取肉!”
    不得不说,这些腊肉看着就很好吃。
    旷日持久的烟熏形成墨黑坚硬的外层,细细洗净之后,露出剔透而富有层次感的肉质,铁汉柔情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。
    粗砺豪爽,却隐藏着耐人寻味的美感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第92章 还是肉林
    殷破败取下一块肉后,刀刃起落,将腊肉片成齐整的方形。
    一片片、油汪汪。
    肉上的脂肪已成全然透明的金黄,润泽如琥珀,而在琥珀之上,是微微泛紫的瘦肉。
    子受继续道:“取簋来,众卿分食!”
    簋就是碗的雏形。
    寺人拿着簋,殷破败将一片片腊肉盛入。
    便是他这种每日吃的最多的近卫,也有些克制不住,这些腊肉,一看就是美味!
    如果配上之前的葡萄酒,又该是怎样的享受啊!
    酒池……肉林……
    脑子直的武将们听着制作工艺,就已经嘴馋不已,纷纷想着,如果得胜后便能有酒池肉林作为赏赐,哪怕天天上阵杀敌,他们也愿意啊!
    可文臣们便没有这么乐观了。
    肉类所需的盐,真的很多,多到诸侯都会觉得奢侈,只有皇帝才舍得。
    实在太过浪费。
    晕乎乎的杨任此时已经冷静下来,劝谏道:“陛下,此林花费甚多,臣今日之俸,足以举家锦衣玉食,然臣未有,仅着粗布食野果。”
    “人之常情,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,臣今日之俸岂能常有?一旦异于今日,家人习奢已久,不能顿俭,必致失所。”
    “陛下以精肉、细盐造肉林,一日尚可、三日无忧,若有灾年,又该如何?”
    子受就喜欢杨任这种心直口快的性格,连连点头,敷衍了事,道:“杨卿,此物味道甚佳,可速食之。”
    盛情难却,杨任也不想拂了圣意,而且这腊肉着实诱人,吃完后也能切身体会到这肉林的罪恶。
    一口吃下,唇齿难忘。
    商容忽然站到杨任身边,使了个眼色。
    他也觉得肉林太过铺张浪费,有损纣王圣明,臣子这时应该劝谏。
    但商容又不好扫了纣王兴致,他便想到了杨任,意思是此前作陶俑陪葬时我提醒过你,现在你便替我行劝谏之事。
    杨任自然当仁不让,看到纣王在刚才的劝谏下没有丝毫反思之色,便又开口道:“俭,德之共也;侈,恶之大也,俭则寡欲,君子寡欲,则不役于物,可以直道而行;小人寡欲,则能谨身节用,远罪丰家……”
    子受连连点头,你说的很对,但我不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