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末将遵命!”
“陈季贞何在!”
好一阵子后,点将完毕,苏护一身戎装,拔剑向朝歌一指,气贯长虹:“三军与我,共赴王命!”
我苏护等这一天,太久了!
……
朝歌某处气派的府邸。
子启、子衍、比干、麦云、麦智、雷开一干人等围坐在一起。
不,这次多了一个人,崇黑虎。
崇黑虎乃崇侯虎的弟弟,官拜曹州侯,曾随仙人修炼,学得一手法术,兼有铁嘴神鹰相伴,红葫芦护体。
于半月前听说云中子乃有道真修,来到朝歌拜谒,不想却听到了纣王的天命之论,甚是厌恶反感。
子启多番观察后,将他也纳入了造反小分队中。
崇黑虎一人便能顶千军,更有可能掌握兄长北伯侯手中驻扎在朝歌城外的兵马,毕竟北伯侯崇侯虎,不善军事,对兵马的掌控力很弱。
多一支大军在手,废黜昏君就更有把握了。
这次众人齐聚,为的是讨论烽火之事。
纣王为何无端点起了烽火?
那几个看守烽火台的士兵称,纣王是为了用狼烟烽火引来诸侯,让妲己看到自己的权势,博美人一笑。
谁信啊!
反正子启是不信的。
他只觉得,纣王恐怕已经发现了自己等人的密谋。
之前沉迷酒色不早朝,也只是计谋,目的是麻痹自己等人。
从那日的天命之论,子启就这么觉得了,一个能抛出那等震撼言论的君王,绝不会做出如此不智的话语。
作为一个想登上王位的王族,子启比谁都清楚,天命对王权的影响。
人人都信天,那么谁来信当今的王呢?
既然凡事都依赖天命,为何要缴纳田赋?为何要听从王命?
天命之说,与王权从来都是相对的。
市井中将纣王比作武乙的传闻,是子启散播出去的。
武乙在百姓们心中的确只有污名,可在大多王族心中,他是正确的。
甚至子启本人,都暗地里崇拜着武乙,武乙所作所为,是在捍卫王权。
可他更清楚,在这时候,公然否定天命,与天命站在对立面,下场也只会和武乙一样。
能反对吗?
不能,看云中子在朝歌的赞誉就知道了,那不过是一个仙人,而天命呢?
更不可轻言冒犯。
当时听着纣王的天命论,子启升起了一点纣王的确是明君的想法,可随后立即打消。
纣王和那些路都不会走的近卫一样,步子扯得太大了。
子启道:“昏君点燃烽火,定是想将我们逼出,多半已经找到些线索,如果诸侯进朝歌,到时候我等恐无生机。”
雷开的粗嗓门喊着:“那就一不做二不休,直接杀入王宫将那昏君杀了便是。”
比干连忙道:“不可……不可……”
子启直视比干:“王叔何故如此?”
比干呐呐不言,他又如何不知,天命之论一出,整个天下都要动荡。
如果立即换了大王,说不定还能稳定下来。
麦云道:“时不待我,当务之急是整理兵马,在诸侯进朝歌之前,将纣王拿下。”
麦智表示赞同。
箭在弦上不得不发,他们已经没有退路。
“城外援军早已等待月余,只等我一声令下,便可杀入朝歌,只是……”子启看向崇黑虎。
崇黑虎见子启看着自己,道:“殿下有何吩咐尽管直言。”
子启凝声道:“三日,我们只有三日,三日之后临近诸侯必然赶到,只有三日时间你可能取得北伯侯兵权?”
崇黑虎点头:“三日足以。”
自家兄长是什么德行,他很清楚。
而且他有更多在朝歌制造混乱,打压商王声誉的理由,比如说……西边。
……
第38章 臣等正欲死战
北伯侯府。
崇侯虎自认为看出了纣王的一切谋划。
狼烟起时,便是逆贼叛乱之时。
所以在纣王点燃烽火的第一时间,就已经收拾细软,准备跑路。
不过他还没跑,就被崇黑虎拦住了,崇黑虎告诉他,自己已经调了曹州兵马,不日便会抵达朝歌。
崇侯虎一想,原来自己这弟弟也是个聪明人,看出了纣王的计划。
他自己不会带兵没问题,可老弟会带啊!
崇黑虎不仅会带兵,还能使术法,如果自己再调来兵马,两支兵马合为一处,将是股不小的势力。
纣王英明神武,肯定早已准备好了后手,但援军肯定是越多越好。
而且,这是个难得的表忠心的机会。
点燃烽火的第一时间,我崇侯虎就带兵勤王来了,还不够说明一片赤诚之心吗!
眼看着兵马快到了,建功立业就在今日,崇侯虎兴奋的拉着崇黑虎来府中喝酒。
“贤弟,我自行军,征伐多年,未尝有败,然已位居北伯侯,功高震主,可我心中又忧心大王,这兵马便交由你统领,必定保得大王无恙,肃清朝歌贼子。”
崇侯虎一口满饮,便将兵符交给了崇黑虎。
崇黑虎接过兵符,笑吟吟道:“兄长放心,我定会取那昏君狗头,与你一观。”
崇侯虎斟满酒,笑着道:“有贤弟出手,我便放……”